缅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黄爱
他是中国的脊梁,是民族闪亮的坐标。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,他奋起反抗、不惧强敌;在众人思想迂腐、麻木不仁之刻,他高瞻远瞩、推陈出新。他饱受折磨后仍大义凛然,高呼“我的生命,终必为劳动运动一死”。他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黄爱。
黄爱,字正品,号建中,1897年9月生于武陵区芦荻山乡小井港村一个农民家庭。他儿时几经坎坷,仍发奋图强、勤奋好学;成人后,他怀揣着满腔热血、立志报国。他用生命诠释着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。
意志坚强,志向远大
少时,黄爱入德山求实小学、清真高小读书。他家庭贫困,无奈辍学到商号当学徒。
不幸的经历让少年的黄爱更明白知识的重要性,他废寝忘食、广师求益。1913年秋,他依靠二哥黄瑞清的接济和不懈的努力,考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。当年,庞人铨考入该校染织科,他们成了同学。毕业后,黄爱到湖南电灯公司当技工。1919年2月,考入天津直隶专门工业学校。
满腔热血,碧血丹心
1919年,黄爱入校不久后,五四运动爆发,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。在“国土不可断送、人民不可低头”的铮铮怒吼中,青年黄爱挺身而出,自觉锻炼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。在李大钊、周恩来等人的革命思想影响下,他将自己的名字黄正品改为黄爱,以表其爱国爱民之志。
他与周恩来一同战斗,随觉悟社和天津学联请愿团赴京向北洋政府示威,要求释放被捕代表、惩办卖国贼。他在北京加入工读互助团,继续在北京、天津等地从事工人斗争。
1920年9月回到长沙,黄爱与庞人铨等组织湖南劳工会,以“团结工人,改造物质的生活,增进劳工的知识,谋求工人福利”为宗旨,发动工人起来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而斗争。11月22日《大公报》报道了湖南劳工会成立的盛况:当时参加的会员有两千人,公推黄爱为大会主席;黄爱宣读了湖南第一纱厂劳工会简章,并任湖南劳工会驻会干事和教育部主任。
他积极引导工人群众,在发动湖南第一纱厂工人进行正义斗争时,不幸被反动军阀政府关押42天。出狱时,他向工友们表示:“我的生命,终必为劳动运动一死!”
湖南劳工会在湖南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,发动了上万工人,打出了“劳工神圣”、“不做工者不得食”的口号,产生了很大的反响。湖南劳工会创办了《劳工周刊》、工人夜校、女子职业学校,以促进劳工们阶级斗争的觉悟,实行劳动组合,团结起来争取工人的幸福,会员发展到7000人。
以身殉国,宁死不屈
1922年1月13日,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发动大罢工,遭到反动军阀政府的残酷镇压,当场死亡3人,伤30人。他和庞人铨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,代表工人向反动军阀政府提出给工人发双薪、军队一律从纱厂撤出、发给死难丧葬费、被伤工人发给调治费等共11项合理要求。他激动地说:“我决定洒我的热血,作第一个牺牲者,去换得自由来。将来世界能享着自由,这不是我最大的希望么!”
反动军阀政府对他长期以来从事工人运动恨之入骨。1月16日夜,派兵包围湖南劳工会,逮捕了他和庞人铨。因他和庞人铨在工人中享有较高威望,军阀当局未经审讯,第二天(1月17日)清晨即将其和庞人铨在长沙浏阳门外惨杀。他被砍三刀后仍奋力高喊:“大牺牲,大成功!”
为国为民,可歌可泣
他和庞人铨殉难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,引起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的愤怒。毛泽东立即在长沙举行两次追悼会,发行纪念特刊,把湖南工人运动和群众斗争推向高潮,同时还策动在上海等地进行追悼烈士、抗议暴行斗争。
1922年5月,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作出决议,将每年1月17日定为黄、庞殉难纪念日,以寄哀思。
革命先烈是人民的英雄。山河破碎之时,他们浴血奋战;生死攸关之时,他们舍生赴死。黄爱烈士经千难而前仆后继,历万险仍无怨无悔,他身上体现出的工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。
我们无比幸运地生活在和平年代,对于先贤最好的纪念便是传承。愿工大学子铭记历史,展望未来,为实现民族团结、国家富强、人民美好愿望不懈奋斗!
特别鸣谢:本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电竞博彩英贤集《浩气长存》。